催拍子・爱共寝花间锦鸠,恨孤眠水上白鸥。月宵花昼,大筵排回雪韦娘,

小酌会窃香韩寿。 举觞红袖,玉纤横管,银甲调筝,酒令诗筹。 曲成诗就,韵协声律,情动魂消,腹稿冥搜,美恩当受。 水仙山鬼,月妹花妖,如还得遇,不许干休,会埋伏未尝泄漏。

译文:

我喜欢和心上人如同那在花间同眠的锦鸠一般甜蜜相伴,而痛恨自己像那独自栖息在水上的白鸥一样形单影只。无论是明月高悬的夜晚,还是繁花似锦的白昼,都令人感慨。 大摆筵席时,有像善舞的韦娘那样的美人翩然起舞;小酌聚会间,又能与如窃香的韩寿这般风流的才俊相聚。 美人举起酒杯劝酒,她伸出洁白如玉的纤手吹奏管乐,用银甲拨弄古筝,酒桌上大家行酒令、作诗酬唱。 美妙的乐曲演奏而成,动人的诗篇创作完成,音韵和谐、声律优美,此情此景让人神魂颠倒。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构思腹稿,如此美好的情谊应当好好享受。 那些如水中仙子、山中鬼怪、月中仙女、花中妖精一般的佳人,如果有幸能够相遇,那可绝不能轻易放过,我会暗中安排,绝不将自己的心意泄露出去。
关于作者
元代关汉卿

关汉卿(约1220年──1300年),元代杂剧作家。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。号已斋(一作一斋)、已斋叟。汉族,解州人(今山西省运城),与马致远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以杂剧的成就最大,一生写了60多种,今存18种,最著名的有《窦娥冤》;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,如:《单刀会》、《单鞭夺槊》、《西蜀梦》等;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、套数10多首。关汉卿塑造的“我却是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”(〈不伏老〉)的形象也广为人称,被誉“曲家圣人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