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州・百十里街衢整齐,万余家楼阁参差,并无半答儿闲田地。松轩竹径,

药圃花蹊,茶园稻陌,竹坞梅溪。 一陀儿一句诗题,行一步扇面屏帏。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,吴山色千叠悲翠。 兀良,望钱塘江万顷玻璃。 更有清溪绿水,画船儿来往闲游戏。 浙江亭紧相对,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,堪羡堪题。

译文:

在这方土地上,街道纵横绵延百十里,布局十分整齐;上万户人家的楼阁高低错落,层层叠叠,竟没有半点儿闲置的空地。 这里有栽满松树的轩亭和翠竹夹道的小径,有种植着草药的园子和繁花铺就的小路,有生机盎然的茶园和稻浪翻滚的田陌,还有翠竹环绕的山坞和梅花簇拥的溪流。 每一处地方都像是一首优美诗句的灵感来源,每走一步所看到的景色,都如同展开了一幅精美的扇面屏风画。 西边的盐场,那堆积如山的盐就好似一条洁白无瑕的琼瑶玉带;吴山的山色,重重叠叠,宛如千万层翠绿的屏障。 哎呀!再远望那钱塘江,水面波光粼粼,好似万顷晶莹的玻璃。 还有那清澈的溪流和碧绿的湖水,一艘艘画船在水面上来来往往,悠闲自在地嬉戏游玩。 浙江亭正对着远方,对面是险峻的山岭、高耸的山峰,还有形状奇特的巨石,这样的美景实在是让人羡慕,值得好好地题诗赞美一番啊!
关于作者
元代关汉卿

关汉卿(约1220年──1300年),元代杂剧作家。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。号已斋(一作一斋)、已斋叟。汉族,解州人(今山西省运城),与马致远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以杂剧的成就最大,一生写了60多种,今存18种,最著名的有《窦娥冤》;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,如:《单刀会》、《单鞭夺槊》、《西蜀梦》等;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、套数10多首。关汉卿塑造的“我却是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”(〈不伏老〉)的形象也广为人称,被誉“曲家圣人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