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泉十二韵

地涌西山脉,名标禁御泉 百层飞作雨,万顷汇成渊 润下终归海,源高却自天 萦烟来树杪,带雪落云边 隐见瑶光曳,琤苁佩响传 红栋桥宛转,乌榜棹洄沿 蛟龙蟠翠岛,雁鹜起琼田 镜面晶荧合,珠痕荡漾圆 翠流初放荇,娇拥半开莲 睿赏悬孤鉴,馀波溢九璇 那居真有庆,鱼藻在诗篇

译文:

玉泉这处泉水,它源自西面山脉的地脉涌动,在皇家宫禁之中声名远扬。 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,仿佛百层水帘化作了飘洒的雨滴;众多泉水汇聚在一起,形成了广阔无垠的深潭。 泉水具有润泽万物且向下流淌的特性,最终都要归入大海;而它的源头高高在上,好似来自天际。 泉水升腾起的雾气萦绕在树梢,带着雪意从云边飘落。 泉水波光闪烁,隐隐约约如同瑶光星在摇曳;水流发出琤琤淙淙的声响,就像玉佩的响声在四处传播。 那朱红色栏杆的桥曲折宛转,黑色船桨划动的船只在水中迂回前行。 翠绿的小岛上仿佛有蛟龙盘绕,洁白的雁鸭从如美玉般的水面上惊起。 水面平静如镜,晶莹剔透;水珠落下,在水面荡漾出一圈圈圆润的痕迹。 翠绿的水流中,初生的荇菜开始舒展;娇艳的莲花半开半合,惹人怜爱。 皇帝对这处美景的欣赏独具慧眼,这玉泉的余波润泽了周围的土地。 居住在这里实在是有福啊,就如同《诗经·鱼藻》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。
关于作者
清代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