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胡行 其二

愿登泰华山,神人共远游。 愿登泰华山,神人共远游。 经历昆仑山,到蓬莱。 飘遥八极,与神人俱。 思得神药,万岁为期。 歌以言志,愿登泰华山。 天地何长久!人道居之短。 天地何长久!人道居之短。 世言伯阳,殊不知老; 赤松王乔,亦云得道。 得之未闻,庶以寿考。 歌以言志,天地何长久! 明明日月光,何所不光昭! 明明日月光,何所不光昭! 二仪合圣化,贵者独人不? 万国率土,莫非王臣。 仁义为名,礼乐为荣。 歌以言志,明明日月关。 四时更逝去,昼夜以成岁。 四时更逝去,昼夜以成岁。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。 不戚年往,忧世不治。 存亡有命,虑之为蚩。 歌以言志,四时更逝去。 戚戚欲何念!欢笑意所之。 戚戚欲何念!欢笑意所之。 壮盛智愚,殊不再来。 爱时进趣,将以惠谁? 泛泛放逸,亦同何为! 歌以言志,戚戚欲何念!

译文:

我多么希望能登上泰华山,与神仙一同远游。 我是如此渴望登上泰华山,和神仙携手去远方遨游。 一路要经过昆仑山,再抵达蓬莱仙岛。 在那遥远的八方极远之地自由飘荡,与神仙们相伴在一起。 我一心想着能得到神药,得以长生不老活到万年之久。 我借这歌声来抒发内心志向,那就是愿登上泰华山。 天地是多么的长久啊!而人生在世的时间却如此短暂。 天地如此长久,可人类的一生却短暂得可怜。 世人都说老子,好像永远不会衰老; 还有赤松子和王子乔,也都传说已经得道成仙。 我从未听闻有人真的得道,只希望自己能延年益寿。 我用歌声表达心意,感叹天地是多么长久! 那明亮的日月之光,哪里有照不到的地方呢! 明亮的日月之光,普照世间每一个角落。 天地阴阳融合孕育出伟大的教化,难道唯独人类不尊贵吗? 天下所有的土地,所有的臣民,都归属于君王。 要以仁义作为行事的准则,把礼乐当作荣耀。 我通过唱歌来表明志向,赞美那明亮的日月之光。 四季交替更迭,昼夜循环就构成了一年。 四季不断地过去,昼夜不停轮转形成岁月。 有德行的人能先于天时行动而天也不违背他。 我不为年岁的流逝而悲伤,只担忧天下得不到治理。 人的生死自有天命,为此忧虑实在是愚蠢之举。 我借歌声传达心意,感慨四季不断地更替。 何必总是忧心忡忡呢!不如欢笑地随心而行。 何必整日忧愁呢,尽情欢笑去追随心意所向。 人在壮年的时候,无论聪明还是愚笨,这美好的时光一旦过去就不会再来。 珍惜时光努力进取,又将施惠给谁呢? 若漫无目的地放纵自己,又有什么意义呢! 我用歌声吐露心声,何必总是戚戚担忧呢!
关于作者
两汉曹操
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