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东西门行

鸿雁出塞北,乃在无人乡。 举翅万馀里,行止自成行。 冬节食南稻,春日复北翔。 田中有转蓬,随风远飘扬。 长与故根绝,万岁不相当。 奈何此征夫,安得驱四方! 戎马不解鞍,铠甲不离傍。 冉冉老将至,何时返故乡? 神龙藏深泉,猛兽步高冈。 狐死归首丘,故乡安可忘!

译文:

大雁从遥远的塞北飞来,那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。它们展开翅膀,能飞行万余里,无论飞行还是停歇,都自然地排成整齐的行列。冬天,它们在南方啄食稻谷;春天一到,又飞回北方去了。 田野里有随风飘转的蓬草,它被风一吹就远远地飘向四方。从此和原来的根长久地断绝了联系,哪怕过一万年也难以再相逢。 可叹这些出征的将士啊,怎么能被驱使到四面八方去打仗呢?他们的战马始终不卸下马鞍,身上的铠甲也时刻不离身旁。岁月慢慢流逝,衰老渐渐来临,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? 神龙喜欢隐藏在深深的泉水之中,猛兽习惯在高高的山冈上漫步。狐狸死的时候,头还会朝向自己生长的山丘,故乡又怎么能忘记呢!
关于作者
两汉曹操
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