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酒

对酒歌,太平时,吏不呼门。 王者贤且明,宰相股肱皆忠良。 咸礼让,民无所争讼。 三年耕有九年储,仓谷满盈。 斑白不负载。 雨泽如此,百谷用成。 却走马,以粪其土田。 爵公侯伯子男,咸爱其民,以黜陟幽明。 子养有若父与兄。 犯礼法,轻重随其刑。 路无拾遗之私。 囹圄空虚,冬节不断。 人耄耋,皆得以寿终。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。

译文:

在这美酒面前,我放声歌唱,描绘那太平盛世的景象。在那个美好的时代,官吏不会到百姓家里去呼喝催逼赋税劳役。 君王贤明又圣哲,而宰相和大臣们也都是忠诚贤良之辈,他们就像君王的得力臂膀,全力辅佐着朝政。 全国上下都崇尚礼义谦让,百姓之间没有什么争执和诉讼之事。 农民们辛勤耕作,每三年耕种收获的粮食,就可以储备够九年所用,仓库里的谷物堆得满满的。 头发花白的老人们不必再背负沉重的东西,安享着晚年。 雨水滋润适时,风调雨顺,各种庄稼都能顺利成熟。 战马都被放归,用来给田地施肥,再也不用在战场上厮杀。 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各级爵位的贵族,都爱护自己的百姓,朝廷能根据他们治理的好坏进行升迁或降职。 他们对待百姓,就像父亲和兄长关爱子女、弟弟一样。 如果有人触犯了礼法,就会根据罪行的轻重来量刑。 道路上没有人会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,大家都没有私心。 监狱里空空荡荡的,到了冬至也不用处决犯人。 人们都能活到八九十岁,得以安享天年。 君王的恩德广泛,连草木昆虫都能感受到这份恩泽。
关于作者
两汉曹操
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