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岁引

别馆寒砧,孤城画角。 一派秋声入寥廓。 东归燕从海上去,南来雁向沙头落。 楚台风,庾楼月,宛如昨。 无奈被些名利缚。 无奈被他情担阁。 可惜风流总闲却。 当初漫留华表语,而今误我秦楼约。 梦阑时,酒醒後,思量著。

译文:

在驿馆里,传来阵阵捣衣的砧声,孤独的城墙上画角呜呜吹响。这一片秋天的声音飘散在空旷的天地之间。那向东归去的燕子,沿着海路飞走了;从南方飞来的大雁,降落在沙滩之上。昔日宋玉在楚台享受的清风,庾亮在庾楼欣赏的明月,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。 可无奈啊,被那些功名利禄束缚住了手脚;又无奈啊,被世间的情事耽搁了行程。可惜了那潇洒自在的生活都被白白荒废。当初随意留下要建功立业的豪言壮语,如今却耽误了与佳人的美好约会。当梦境消散,酒醒之后,我细细地思量着这一切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