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吴门古都会,畴昔记曾游。 轻帆卸处,西风吹老白苹洲。 试觅姑苏台榭,尚想吴王宫阙,陆海跨鳌头。 西子竟何许,水殿漫凉秋。 画图中,烟际寺,水边楼。 叫云横玉,须臾三弄不胜愁。 兴废都归闲梦,俯仰已成陈迹,家在泽南州。 有恨向谁说,月涌大江流。

译文:

苏州是自古以来的大都会,我还记得从前曾到这里游玩。那轻快的船帆停下的地方,秋风已把白苹洲吹成一片白色。我试着去寻觅姑苏台的台榭,还能想象当年吴王宫殿的模样,它曾经辉煌得如同横跨巨鳌头顶的陆海仙山。可当年的西施如今又在哪里呢?只有那水殿在清冷的秋意中徒自凄凉。 眼前的景致宛如一幅画卷,烟雾缭绕中的古寺,水边的楼阁,相互映衬。有人吹奏着横笛,笛声直入云霄,片刻间吹奏了三支曲子,却让我更添愁绪。朝代的兴盛与衰亡都像一场闲散的梦,转眼间都已成为过去的陈迹,而我的家却远在湖泽南边的故乡。心中的遗憾又能向谁诉说呢?只能看着那月光映照下的江水汹涌奔流。
关于作者
宋代袁去华

袁去华,字宣卿,江西奉新(一作豫章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。绍兴十五年(公元一一四五年)进士。改官知石首县而卒。善为歌词,尝为张孝祥所称。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,词一卷,著有《适斋类稿》、《袁宣卿词》、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存词90余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