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山色望中好,□□□□清。 连峰叠巘极目,高下与云平。 玉洞沈沈何处。 隐映一溪烟树。 倒影碧波□。 唤起骖鸾客,丹灶夜光横。 □霞卷,风露滴,月华明。 佳人为我,垂手凄怨理秦筝。 千载虹桥新路。 依约幔亭歌舞。 一醉话浮生。 但得尊盈酒,莫问世间名。

译文:

在远望之中,山色十分美好,四周的环境无比清幽。连绵的山峰和重叠的山峦极目望去,高低起伏仿佛与云朵相平。那幽深的玉洞究竟在何处呢?它隐隐约约地藏在溪边被烟雾笼罩的树林里。山峰的倒影映在碧绿的水波之中。这美景仿佛能唤起那些驾着鸾鸟的仙人,炼丹的炉灶在夜晚也闪耀着奇异的光芒。 绚丽的云霞翻卷,风带着露水轻滴,月光皎洁明亮。美人儿为我弹奏起秦筝,垂手弹奏的姿态带着凄怨的韵味。那有着千年历史的虹桥新修的道路,依稀能让人想象到幔亭峰曾有过的歌舞盛景。我沉醉其中,和友人谈论着这短暂无常的人生。只希望酒杯中常常斟满美酒,不要再去计较世间的虚名了。 需要说明的是,原词中有空缺部分,以上翻译只能结合语境尽量去连贯表达整体意境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彦端

赵彦端(1121~1175)字德庄,号介庵,汴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。工为词,尝赋西湖谒金门词,有“波底夕阳红湿”之句。高宗喜曰:“我家裹人也会作此”!……"乾道、淳熙间,(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)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。终左司郎官。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,有介庵词四卷,及介庵集十卷,外集三卷,均《宋史艺文志》并行于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