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中天慢・念奴娇

素飙漾碧,看天衢稳送、一轮明月。 翠水瀛壶人不到,比似世间秋别。 玉手瑶笙,一时同色,小按霓裳叠。 天津桥上,有人偷记新阙。 当日谁幻银桥,阿瞒儿戏,一笑成痴绝。 肯信群仙高宴处,移下水晶宫阙。 云海尘清,山河影满,桂冷吹香雪。 何劳玉斧,金瓯千古无缺。

译文:

秋风轻轻荡漾着碧波,抬眼望去,在那广阔的天空中,稳稳地送来了一轮皎洁的明月。那如翡翠般的绿水环绕着仙岛瀛壶,凡人难以到达,这里的秋景和世间的秋天截然不同。 美人伸出如玉的手吹奏着瑶笙,她的肌肤和笙管的色泽与月光相互交融,共同映照出一片银白的世界。她轻轻地按动笙簧,演奏着《霓裳羽衣曲》的叠奏。在天津桥上,有人悄悄地把这新谱的曲子记了下来。 当年是谁幻变出那银桥?就像当年唐玄宗(阿瞒)把这当成儿戏一样,一笑之间便痴迷沉醉到了极点。谁能相信这是群仙举行高宴的地方,仿佛是把水晶宫从天上移到了人间。 天空中云海澄清,没有一丝尘埃,月光洒在山河大地上,到处都被照亮。月中的桂树清冷,桂花如香雪般飘落。哪里还用得着玉斧来修补月亮呢,这美好的景象就像金瓯一样,千古都不会有缺憾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曾觌

曾觌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纯甫,汴京(今河南开封)人。绍兴中,为建王内知客。孝宗受禅,以潜邸旧人,授权知阁门事。淳熙初,除开府仪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观使。趋奉宫廷,词多应制之作。其词语言婉丽,风格柔媚。代表作为《阮郎归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风波》(长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儿媚》、《忆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归》一词为最著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