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蓬莱

向逍遥物外,造化工夫,做成幽致。 杳霭壶天,映满空苍翠。 耸秀峰峦,媚春花木,对玉阶金砌。 方丈瀛洲,非烟非雾,恍移平地。 况值良辰,宴游时候,日永风和,暮春天气。 金母龟台,傍碧桃阴里。 地久天长,父尧子舜,灿绮罗佳会。 一部仙韶,九重鸾仗,年年同醉。

译文: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仙境般的美好场景,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仿佛置身于逍遥自在的尘世之外,这一切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清幽景致。云雾缭绕、深邃悠远的仙境,映照得整个天空一片苍翠之色。那挺拔秀丽的峰峦,在春日里娇艳多姿的花木,正对着玉石台阶和金色的宫墙。传说中的方丈仙山和瀛洲仙境,此刻就在这非烟非雾的氛围中,仿佛一下子移到了平地上。 更何况正值这美好的时光,是适合宴饮游玩的时候。白昼漫长,和风轻拂,正是暮春时节的宜人天气。西王母所在的龟台,就处在碧绿的桃树林荫里。祝愿国运长久,君主贤明如同尧帝,继承人圣明如同舜帝,这场盛会中身着绮罗的众人济济一堂,光彩夺目。仙乐声声悠扬奏响,皇帝的仪仗威严庄重,年年都能在这样的盛会中一同沉醉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曾觌

曾觌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纯甫,汴京(今河南开封)人。绍兴中,为建王内知客。孝宗受禅,以潜邸旧人,授权知阁门事。淳熙初,除开府仪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观使。趋奉宫廷,词多应制之作。其词语言婉丽,风格柔媚。代表作为《阮郎归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风波》(长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儿媚》、《忆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归》一词为最著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