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花慢

正枝头荔子,晚红皱、袅熏风。 对碧瓦迷云,青山似浪,返照浮空。 高台称吟眺处,□繁华、清胜两无穷。 帘卷榕阴暮合,万家香霭溟濛。 年光冉冉逐飞鸿。 叹雨迹云踪。 渐暑退兰房,凉生象簟,知与谁同。 临鸾晚妆初罢,怨清宵、好梦不相逢。 看即天涯秋也,恨随一叶梧桐。

译文:

正是枝头荔枝成熟的时候,那晚熟的荔枝表皮泛起红皱,在暖熏的风中轻轻摇曳。眼前,碧绿的瓦片仿佛与云雾交织在一起,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好似层层波浪,夕阳的余晖在天空中浮动。 那高高的楼台是吟诗远眺的好地方,这里既有着繁华的景象,又有着清幽的胜境,两者皆无穷无尽。傍晚时分,卷起帘子,榕树的阴影渐渐合拢,千家万户都笼罩在一片香雾朦胧之中。 时光如白驹过隙,像那飞翔的鸿雁一般匆匆流逝。不禁感叹人生就如同雨的痕迹、云的行踪一样飘忽不定。渐渐的,暑气从那精致的闺房里消退,清凉爬上了精美的竹席,可这清凉的时刻又能与谁一同度过呢? 对着镜子化完晚妆,满心哀怨这清冷的夜晚,连个好梦都不肯降临。眼看着就要到天涯之秋了,心中的怨恨就像那飘落的一片梧桐叶,无尽蔓延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曾觌

曾觌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纯甫,汴京(今河南开封)人。绍兴中,为建王内知客。孝宗受禅,以潜邸旧人,授权知阁门事。淳熙初,除开府仪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观使。趋奉宫廷,词多应制之作。其词语言婉丽,风格柔媚。代表作为《阮郎归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风波》(长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儿媚》、《忆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归》一词为最著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