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流子

结客少年场。 繁华梦,当日赏风光。 红灯九街,买移花市,画楼十里,特地梅妆。 醉魂荡,龙跳撝万字,鲸饮吸三江。 娇随钿车,玉骢南陌,喜摇双桨,红袖横塘。 天涯归期阻,衡阳雁不到,路隔三湘。 难见谢娘诗好,苏小歌长。 漫自惜鸾胶,朱弦何在,暗藏罗结,红绶消香。 歌罢泪沾宫锦,襟袖淋浪。

译文:

我年轻时喜欢结交朋友,常常出入热闹的游乐场所。那时候的生活就像一场繁华绮梦,每日都尽情地欣赏着世间的美好风光。 夜晚,九条繁华的街道上红灯闪耀,我还特意去花市买了花卉装点。十里长的画楼中,女子们精心地化着如梅花般娇俏的妆容。我沉醉在这欢乐之中,灵魂都为之飘荡。我挥笔疾书,写出的字犹如蛟龙跳跃般奔放潇洒;饮酒时更是豪放,仿佛能把三江之水都一饮而尽。 我带着娇美的女子乘坐着华丽的钿车,骑着毛色青白相间的骏马在城南的小路上游玩。或是满心欢喜地摇着双桨,与红袖美人一同在横塘之上泛舟。 然而如今,我被阻隔在天涯,归期遥遥无望。衡阳的大雁都飞不到我所在之地,道路被三湘的山水重重阻隔。我再也难以见到像谢娘那样才情出众的女子写出的美妙诗篇,听不到像苏小那样歌喉婉转的女子唱出的悠长歌曲。 我徒然地珍惜着能粘合断弦的鸾胶,可朱弦都已不知去向。我曾暗藏着同心罗结,可如今红绶带也已消散了香气。歌唱结束后,泪水沾湿了我的宫锦衣衫,衣襟和袖子都被泪水湿透,一片狼藉。
关于作者
宋代康与之

康与之字伯可,号顺庵,洛阳人,居滑州(今河南滑县)。生平未详。陶安世序其词,引与之自言:“昔在洛下,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,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。”建炎初,高宗驻扬州,与之上《中兴十策》,名振一时。秦桧当国,附桧求进,为桧门下十客之一,监尚书六部门,专应制为歌词。绍兴十七年(1147),擢军器监,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。桧死,除名编管钦州。二十八年,移雷州,再移新州牢城,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