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天长

管弦绣陌,灯火画桥,尘香旧时归路。 肠断萧娘,旧日风帘映朱户。 莺能舞,花解语。 念后约、顿成轻负。 缓雕佩、独自归来,凭栏情绪。 楚岫在何处。 香梦悠悠,花月更谁主。 惆怅后期,空有鳞鸿寄纨素。 枕前泪,窗外雨。 翠幕冷、夜凉虚度。 未应信、此度相思,寸肠千缕。

译文:

繁华的街道上管弦乐声悠扬,画桥上灯火辉煌,路上弥漫着香尘,这是我旧时走过的路。想起那让我肝肠寸断的美人,旧日里她的住处,风儿吹动帘子,映照着朱红的门户。 黄莺翩翩起舞,花儿仿佛也能懂得人语。可我却辜负了与她日后相见的约定。我缓缓地走着,身上的玉佩轻晃,独自回到家中,凭靠着栏杆,满心都是愁绪。 她如今身在何处呢?那甜蜜的梦境已渐渐远去,这美好的花月之景又有谁来主宰?我为那未来的约会而惆怅,只能白白地托人寄去书信和绢帛。 我躺在床上,泪水打湿了枕头,窗外雨丝淅淅沥沥。翠绿的帷幕透着寒意,这清凉的夜晚就这么虚度了。真希望她不要相信,这一次我的相思之情,就像那寸长的肠子却有千缕愁绪一般深重。
关于作者
宋代康与之

康与之字伯可,号顺庵,洛阳人,居滑州(今河南滑县)。生平未详。陶安世序其词,引与之自言:“昔在洛下,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,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。”建炎初,高宗驻扬州,与之上《中兴十策》,名振一时。秦桧当国,附桧求进,为桧门下十客之一,监尚书六部门,专应制为歌词。绍兴十七年(1147),擢军器监,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。桧死,除名编管钦州。二十八年,移雷州,再移新州牢城,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