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杨花

牡丹半坼初经雨,雕槛翠幕朝阳。 娇困倚动风,羞谢了群芳。 洗烟凝露向清晓,步瑶台、月底霓裳。 轻笑淡拂宫黄。 浅拟飞燕新妆。 杨柳啼鸦昼永,正秋千庭馆,风絮池塘。 三十六宫,簪艳粉浓香。 慈宁玉殿庆清赏,占东君、谁比花王。 良夜万烛荧煌。 影里留住年光。

译文:

刚刚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,牡丹才半开着。它们在雕花的栏杆和翠绿的帷幕之间,迎着早晨的阳光。那娇弱慵懒的姿态,在微风中轻轻晃动,仿佛因自己的美丽而羞涩,让其他的花朵都黯然失色。 清晨时分,牡丹上还带着如烟的水汽和凝结的露珠,宛如仙子漫步在瑶台之上,在月色下翩翩起舞,身着霓裳羽衣。它微微含笑,花瓣上那浅黄色的花粉,就像美人轻轻涂抹的宫黄。那淡雅的模样,好似赵飞燕新换的妆容。 白昼漫长,杨柳树上有乌鸦啼叫。庭院里的秋千静静伫立,池塘上飘着随风飞舞的柳絮。在这深深的三十六宫之中,处处都插满了艳丽芬芳的花朵。 慈宁宫里正在举行盛大的赏花庆典,在掌管春天的东君眼中,谁能比得上这号称“花王”的牡丹呢?美好的夜晚,千万支蜡烛闪耀着光芒。这牡丹在光影里仿佛留住了美好的时光。
关于作者
宋代康与之

康与之字伯可,号顺庵,洛阳人,居滑州(今河南滑县)。生平未详。陶安世序其词,引与之自言:“昔在洛下,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,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。”建炎初,高宗驻扬州,与之上《中兴十策》,名振一时。秦桧当国,附桧求进,为桧门下十客之一,监尚书六部门,专应制为歌词。绍兴十七年(1147),擢军器监,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。桧死,除名编管钦州。二十八年,移雷州,再移新州牢城,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