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啼序

横塘棹穿艳锦,引鸳鸯弄水。 断霞晚、笑折花归,绀纱低护灯蕊。 润玉瘦、冰轻倦浴,斜拖凤股盘云坠。 听银床声细。 梧桐渐搅凉思。 窗隙流光,冉冉迅羽,诉空粱燕子。 误惊起、风竹敲门,故人还又不至。 记琅玕、新诗细掐,早陈迹、香痕纤指。 怕因循,罗扇恩疏,又生秋意。 西湖旧日,画舸频移,叹几萦梦寐。 霞佩冷,叠澜不定,麝霭飞雨,乍湿鲛绡,暗盛红泪。 綀单夜共,波心宿处,琼箫吹月霓裳舞,向明朝、未觉花容悴。 嫣香易落,回头澹碧销烟,镜空画罗屏裹。 残蝉度曲,唱彻西园,也感红怨翠。 念省惯、吴宫幽憩。 暗柳追凉,晓岸参斜,露零沤起。 丝索寸藕,留连欢事。 桃笙平展湘浪影,有昭华、秾李冰相倚。 如今鬓点凄霜,半箧秋词,恨盈蠹纸。

译文:

在横塘,我划着小船穿梭在如艳丽锦缎般的荷花丛中,引得鸳鸯在水里嬉戏。傍晚时分,天边残留着断霞,我笑着折了花归来,青纱帐低垂,守护着微弱的灯芯。她肌肤如玉,身姿消瘦,好似出浴后带着倦怠,斜插着凤钗,发髻松散地垂落下来。我听到井上汲水的声音细细传来,梧桐叶的声响渐渐勾起我清凉的思绪。 窗外的光线如飞鸟般快速移动,时光匆匆流逝,梁上的燕子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空寂。突然,风吹竹子敲击门窗的声音,误让我以为是故人到来,可最终故人还是没有出现。还记得她用纤指细细吟咏书写在绿竹般笺纸上的新诗,如今这些都早已成为过去,只留下她指尖的香痕。我害怕时光就这样流逝,如同团扇被弃置一旁,秋意又悄然袭来。 旧日里的西湖,我常常划着彩船四处游玩,这西湖的美景不知多少次萦绕在我的梦境之中。她佩戴的霞佩冰冷,湖面上层层波浪起伏不定,湖面上水汽弥漫如麝香的烟雾,细雨纷飞,突然打湿了她如鲛绡般的衣裳,她暗暗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。曾经我们一起在单薄的葛布被下,在湖心处安歇,她吹着琼箫,在月光下翩翩起舞,宛如霓裳羽衣之舞,直到第二天早上,还没觉得她的花容憔悴。可那娇艳的花香容易消散,回头望去,湖面上淡绿的烟雾渐渐消散,镜子空空地摆在画罗屏风里。 残蝉声声吟唱着曲调,唱遍了西园,仿佛也在为红花绿叶的凋零而感伤。我回忆起曾经习惯在吴宫幽静的地方休憩,在昏暗的柳树下追逐清凉,清晨在岸边,参星斜挂,露珠滴落,水泡泛起。我们曾用丝线捆着嫩藕,尽情享受着欢乐的时光。竹席平展,映出湘水般的波浪影子,她如昭华公主般美丽,与我相依相伴。如今我的鬓发已如霜般花白,半箱的秋日诗词,字里行间都满是恨意,蠹虫也在这满是遗憾的纸张上留下痕迹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