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花天・花发沁园春

天意微悭,春工多裕,长须末后殷勤。 骨瘦挽先,肌韵恰好,花头径尺徐陈。 红黄粉紫,更牛家、姚魏为真。 留几种,蒂殢中州,异时齐顿浑身。 承平当日开多少,笙歌何限,是甚人人。 气入江南,心知芍药,仿佛前事犹存。 名品应须,认旧家,雨露方新。 成一处,蓓蕾根株,剩看诸谱纷纷。

译文:

老天爷似乎有点吝啬,不过春天的造化之功倒还充裕,特别在最后格外用心。那芍药花骨朵纤瘦却抢先绽放,花的姿态和韵味恰到好处,花盘直径足有一尺,缓缓地展示着它的美丽。 花色丰富多彩,有红的、黄的、粉的、紫的,其中牛家、姚魏这两种更是珍品中的珍品。留下好几种名贵品种,花蒂牢牢附着在中州大地,到了合适的时候,它们一齐尽情绽放,尽显风姿。 在过去太平的日子里,芍药花不知开放了多少啊,当时伴随着笙歌燕舞,赏花的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?这股赏芍药的风气传入江南,人们心里都知道芍药的故事,仿佛从前的那些盛景还依然存在。 对于这些名贵的芍药品种,应该认出它们是旧有的名门名种,如今又在新的雨露滋润下焕发生机。它们汇聚在一处,从蓓蕾到根株,都值得好好观赏,众多记录芍药品种的谱录也会因此更加丰富多样啦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亮

陈亮(1143—1194)原名汝能,后改名陈亮,字同甫,号龙川,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。婺州以解头荐,因上《中兴五论》,奏入不报。孝宗淳熙五年,诣阙上书论国事。后曾两次被诬入狱。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,状元。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,未行而卒,谥号文毅。所作政论气势纵横,词作豪放,有《龙川文集》《龙川词》,宋史有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