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

觅句如东野。 想钱塘、风流处士,水仙祠下。 更隐小孤烟浪里,望断彭郎欲嫁。 是一色、空濛难画。 谁解胸中吞云梦,试呼来、草赋看司马。 须更把,上林写。 鸡豚旧日渔樵社。 问先生、带湖春涨,几时归也。 为爱琉璃三万顷,正卧水亭烟榭。 对玉塔、微澜深夜。 雁鹜如云休报事,被诗逢敌手皆勍者。 春草梦,也宜夏。

译文:

寻觅诗句就像孟郊那样苦苦思索。遥想那钱塘之地,有那风流的处士林逋,他长眠在水仙祠下。还有那小孤山,隐匿在浩渺的烟浪之中,它痴痴望着彭郎矶,好似怀春少女想要嫁人一般。这一片空濛的景色,简直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。谁能有像司马相如那样宽广的胸怀,能吞下云梦泽般的浩渺天地呢?不妨把这样的人呼唤来,让他像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那样挥毫泼墨,把这如皇家园林上林苑般壮丽的景色都写下来。 以前和乡亲们一起以鸡豚祭祀、打渔砍柴的地方还在。我想问先生,带湖春水已经涨起来了,您什么时候回去呢?您因为喜爱那如琉璃般澄澈的三万顷湖水,正惬意地卧在水亭的烟榭之中。深夜里,对着如玉塔般的倒影,看那水面泛起微微波澜。大雁和野鸭多如云朵,不用它们来通报世事。因为您写诗遇到的对手都很强大。那像谢灵运梦到谢惠连而写出“池塘生春草”般的灵感,春天有,夏天也一样会有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