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冠子

细柳排空,高榆拥岸,乍觉楚天秋意。 凉随夜雨,望极长淮,孤馆漫成留滞。 天净无云,浪痕清影,窗户闲临烟水。 叹驱驰尘事,殊喜萧散,暂来闲适。 常思念、圣主垂衣,临朝北顾,泛遣聊宽忧寄。 𬨎轩载揽,虎节严持,谈笑挂帆千里。 凭仗皇威,滥陪枢管,一语折冲遐裔。 待归来,瞻对龙颜,须知有喜。

译文:

细细的柳树枝条在空中排列,高大的榆树簇拥在河岸两旁,我忽然感觉到了楚地秋天的气息。凉爽伴随着夜晚的雨水一同到来,我极目眺望那漫长的淮河,无奈只能在这孤独的馆舍里长久停留。 天空洁净没有一丝云彩,波浪留下的痕迹和水中的清影相互映衬,我悠闲地凭窗而望,欣赏着那如烟的水光。感叹自己为世俗之事奔波忙碌,如今能如此潇洒自在、暂且享受这份闲适,实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。 我常常思念着圣明的君主,他端居帝位、垂衣而治,向北遥望关心着边境之事,派遣我们出使,聊以宽慰他的忧虑。我们轻车简从四处访察,威严地持着虎节,一路谈笑间就扬帆行过千里。 我们凭借着皇帝的威严,我还愧居枢管之位,希望能用言语让远方的蛮夷屈服。等我回去之后,能瞻仰到圣上的容颜,想来圣上必定会十分欢喜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曹勋

曹勋(1098—1174)字公显,一字世绩,号松隐,颍昌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荫补承信郎,特命赴进士廷试,赐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绢书,自燕山逃归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书,请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。当权者不听,被黜。绍兴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议成,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,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隐文集》、《北狩见闻录》等。他的诗比较平庸,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