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岁

熙熙台上。 秋色增清壮。 和气溢,祥烟扬。 淮山供杂俎,湖水浮新酿。 人共仰,貔貅坐拥诗书将。 箫鼓声嘹亮。 珠翠环相向。 回妙舞,迟妍唱。 竟斟长命斝,同试沧溟量。 锋车往,东归遂继华原相。

译文:

在熙熙台上,秋天的景色增添了一份清朗壮阔的气象。台上洋溢着祥和的气氛,祥瑞的烟雾袅袅升腾。 淮山的物产丰富多样,被摆上了丰盛的宴席,如同一盘盘美味佳肴;清澈的湖水之上,漂浮着新酿的美酒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人们都满怀敬仰之情,因为这里有一位既能指挥如貔貅般勇猛军队,又饱读诗书的将领坐镇。 箫鼓的声音响亮而清晰,传向远方。一群佩戴着珠翠首饰的女子环绕在四周。她们轻盈地转身,跳起美妙绝伦的舞蹈;缓缓开口,唱出婉转妍丽的歌声。 大家竞相斟满象征长寿的酒杯,都试图以海量比拼着饮酒,仿佛要将整个沧海之水一饮而尽。 不久之后,这位将领就要乘坐着锋车启程东归了,人们期望他能够像唐代的李绛(华原相)一样,在朝廷中继续施展才华,建立功勋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之道
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