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春台

翠竹扶疏,丹葵隐映,绿窗朱户萦回。 帘卷虾须,清风时自南来。 题舆好客筵开。 俨新妆、深出云街。 歌珠累贯,一时倾坐,全胜腰雷。 金猊袅碧,玉兕浮红,令传三杏,情寄双梅。 楼头漏促,笼纱暗落花煤。 锦里遗音,忆当年、曾赋春台。 醉蓬莱。 归欤无寐,想馀韵徘徊。

译文:

翠绿的竹子枝叶繁茂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;火红的蜀葵相互映衬,明艳动人。绿色的窗户和朱红色的门户环绕曲折,错落有致。 那精致的虾须帘子高高卷起,清凉的风不时从南面轻轻吹来,带来丝丝惬意。 这有位乘坐刺史车驾的好客之人摆开了宴会。盛装打扮的歌女们仪态端庄,仿佛从云雾缭绕的街道深处缓缓走出。 她们美妙的歌声如连贯的珍珠般清脆悦耳,一时间让满座宾客为之倾倒,这歌声比那著名的腰雷乐器发出的声音还要动听。 金色的狻猊香炉中,袅袅升起碧绿的香烟;玉制的酒器里,浮动着红色的美酒。酒令像三杏那样传递,情感如双梅般寄托。 楼头的更漏声急促地响着,暗示着时光的流逝。灯笼的纱罩渐渐昏暗,灯花也掉落下来。 想起当年在锦里留下的诗句,还记得那时也曾为春台赋诗。 如今醉倒在蓬莱般的美景中。回到住处却难以入眠,只觉得那歌声的余韵还在脑海中徘徊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之道
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