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鼎现

山庄图画,锦囊吟咏,胸中丘壑。 年少日、如虹豪气,吐凤词华浑忘却。 便袖手、向岩前溪畔,种满烟梢雾箨。 想别墅平泉,当时草木,风流如昨。 瘦藤闲倚看锄药。 双芒鞋、雨后常著。 目送处、飞鸿灭没,谁问蓬蒿争燕雀。 乍霁月、望松云南渡,短艇敧沙夜泊。 正万里清冥,千林虚籁,从渠缯缴。 携幼尚有筠丁,谁会得、人生行乐。 岸帻纶巾归去,深户相迷翠幕。 恐未免、上凌烟阁。 好在秋天鹗。 念小山丛桂,今宵狂客,不胜杯勺。

译文:

这山庄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,我也常常将所见所感写进锦囊中的诗篇里,心中藏着无尽的山水意趣。 回想起年少的时候,我有着如虹般的豪迈气概,下笔便能如“吐凤”般才华横溢,可如今这些都已全然忘却。我于是袖手归隐,在岩前溪畔,种满了那带着烟霭、裹着雾露的竹子。遥想当年李德裕的平泉别墅,那里的草木风光,依旧如往昔一样充满风流韵致。 我闲来无事,拄着瘦藤拐杖,看着人们锄草采药。常常在雨后穿上一双芒鞋出门。我目送着飞鸿渐渐消失在天际,又有谁会在意那些蓬蒿间争闹的燕雀呢?雨刚停,明月初升,我望着松云向南飘去,驾着一艘小船在沙滩边倾斜着夜泊。此时,万里天空清朗澄明,千片树林间传来空灵的声响,就让那些想要用箭射鸟的人去折腾吧,我自逍遥。 我带着年幼的晚辈,还有那淳朴的筠丁相伴,又有谁能真正懂得人生及时行乐的真谛呢?我头戴纶巾,随意地把头巾掀起,回到那深宅之中,四周翠色的帷幕让人仿佛迷失了方向。 我心中清楚,自己恐怕难免会有一天要登上凌烟阁,像那些功臣一样留名青史。但我更向往如秋天的鹗鸟般自由。想起那小山里的丛桂,今晚我这个狂放不羁的人,已经不胜酒力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元干
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