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露下菱歌远,萤傍藕花流。 临溪堂上,望中依旧柳边洲。 晚暑冰肌沾汗,新浴香绵扑粉,湘簟月华浮。 长记开朱户,不寐待归舟。 恍重来,思往事,搅离愁。 天涯何处,未应容易此身休。 莫问吴霜点鬓,细与蛮笺封恨,相见转绸缪。 云雨阳台梦,河汉鹊桥秋。

译文:

夜晚,晶莹的露珠悄然落下,采菱女那悠扬的歌声从远处隐隐传来。萤火虫在粉嫩的藕花之间轻盈地飞舞,像是流动的光影。 我独自站在临溪的堂前,放眼望去,那熟悉的柳边沙洲一如往昔。傍晚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,肌肤上微微沁出了汗珠,仿佛刚刚沐浴过后,扑上了香软的香粉。月光洒在精致的湘竹席上,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。 我常常回忆起往昔,那时我轻轻地打开朱红色的大门,满心期待地等待着你的归舟,夜不能寐。 如今,我恍惚间又回到了这里,往昔的种种往事涌上心头,搅起了我满心的离愁别绪。不知道你此刻远在天涯的何处,我也不该轻易地放弃自己。 别问我两鬓是否已被如霜的白发悄然染上,我仔细地在精美的蛮笺上写下心中的离恨,将它封好。倘若有一天我们能够相见,想必感情会更加深厚缠绵。 就如同那巫山云雨的梦境般缥缈,又似银河两岸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凄美秋景,充满了无尽的相思与期盼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元干
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