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闰馀有何好,一岁两中秋。 滕王高阁曾醉,月涌大江流。 今夜钓龙台上,还似当时逢闰,佳句记英游。 看山兼看月,登阁复登楼。 别离久,今古恨,大刀头。 老来长是清梦,宛在旧神州。 遐想芗林风味,瓮里自倾春色,不用贳貂裘。 笑我成何事,搔首谩私忧。

译文:

多出来的闰月有什么好呢,一年竟有两个中秋。当年我曾在滕王阁上沉醉,那时月色如涌,映照得大江滔滔东流。 今夜我站在钓龙台上,就好像当年遇到闰月时的情景一样,那些美好的诗句记录着我们当年豪迈的游历。既能观赏山峦又能欣赏明月,时而登上楼阁时而又登上高楼。 分别的日子太久了,古往今来人们都因离别而遗憾,盼望着早日团聚。人老了常常在清梦之中,仿佛又回到了旧日的神州大地。 我遥想芗林那美好的风光,瓮中可以自行倾倒出如春色般的美酒,不必像阮孚那样典当貂裘换酒。可我却暗自好笑,自己到底做成了什么事呢,只能挠着头空自忧愁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元干
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