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长江飞鸟外,明月众星中。 今来古往如此,人事几秋风。 又对团团红树,独跨蹇驴归去,山水澹丰容。 远色动愁思,不见两诗翁。 酒如渑,谈如绮,气如虹。 当时痛饮狂醉,只许赏心同。 响绝光沈休问,俯仰之间陈迹,我亦老飘蓬。 望久碧云晚,一雁度寒空。

译文:

站在长江岸边,极目远眺,飞鸟已消失在视线之外,明月高挂在众多星辰之中。从古到今都是这般景象,人间世事却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断变迁。 眼前又是一片枝叶红透的树林,我独自骑着那头跛脚的驴子往回走,周围的山水显得宁静而有韵味。远处的景色勾起了我的愁思,可惜再也见不到那两位诗坛的前辈了。 想当年,他们饮酒如渑水般豪饮,谈吐像绮罗般华美,气概好似长虹般壮丽。那时他们尽情痛饮、狂放沉醉,只愿与志同道合、心意相通的人一同分享这份快乐。 如今,他们的欢声笑语早已断绝,光彩也已消逝,这些都不必再问了。时光匆匆,转眼间,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旧迹,而我也如飘飞的蓬草一般,年老漂泊。 我久久地凝望远方,直到碧云渐渐染上暮色,只见一只孤雁正飞过寒冷的天空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灼

王灼,字晦叔,号颐堂,四川遂宁人。生卒年不详,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(1081年),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(1160年)前后,享年约八十岁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其著作现存《颐堂先生文集》和《碧鸡漫志》各五卷,《颐堂词》和《糖霜谱》各一卷,另有佚文十二篇。其成就巨大,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、文学家、音乐家。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,在我国文学、音乐、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