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

家住峨山趾。 暑风轻、双泉漱玉,五坡攒翠。 坡上主人归无计。 梦泛沧波清泚。 曾拜奏、前旒十二。 愿上皇华将亲去,及翁儿、未老相扶曳。 乘款段,过闾里。 玺书未报人相谓。 倚西风、胡尘涨野,隐忧如猬。 就似东门贤父子,祗恐荣亲犹未。 待洗尽、岷峨憔悴。 便把手中长杓柄,为八荒,更作无边施。 却上表,乞归侍。

译文:

我家住在峨眉山脚下。夏日微风轻轻吹拂,双泉流淌,如玉珠漱击,五座山坡簇拥在一起,满目翠绿。 山坡上的我却无法回到家乡。只能在梦里泛着清澈的水波,回忆起从前。我曾在皇帝面前奏事,面对那悬挂着十二旒的皇冠。我多么希望能作为使者去完成使命,趁着父亲还未老去,我可以搀扶着他一同出行。我们驾着慢行的马,走过乡里。 皇帝的诏书迟迟未到,人们都在议论纷纷。我独自倚靠在秋风中,看着那北方的胡尘弥漫原野,心中的隐忧如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又多又乱。就像汉代东门的疏广、疏受父子一样急流勇退,但我还担心自己还没让双亲足够荣耀。 我要等到洗尽岷山、峨眉山的憔悴。然后就拿起手中如长杓柄般的权力,为天下百姓广施恩泽。到那时,我就上表朝廷,请求回家侍奉双亲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