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有匪碧岩使,满腹鉴湖秋。 不居上界官府,来作散仙游。 长佩高冠人伟,组练锦袍官贵,清献旧风流。 杓柄长多少,洗尽蜀民愁。 鵕鸃冠,貂尾案,鹭鸶辀。 时来正恐不免,留滞剑南州。 帘卷西州风雨,庭伫百城歌鼓,桃李翠云绸。 谁谓蜀山远,只在殿山头。

译文:

有一位品德高尚的碧岩使君,他的内心就像鉴湖的秋水一样清澈高洁。他本不应只待在天界的官府中,却下凡来如散仙一般游历人间。 他身佩长长的宝剑,头戴高高的帽子,身姿伟岸不凡;身着锦袍,带领着整齐的队伍,尽显官员的尊贵,有着北宋名臣赵清献那样的风采和韵致。他就像天上的北斗杓柄,拥有着无穷的力量,能够彻底消除蜀地百姓的忧愁。 他的官帽装饰华丽,案头文书堆积,所乘的车马也十分精美。时机到来的时候,他恐怕难以久留此地,或许很快就会被朝廷召回,只是现在暂时留在剑南州。 他办公的地方卷起西边州郡的风雨,庭院里倾听着百城传来的歌颂之声和击鼓之音,他所治理的地方就像桃李盛开,繁茂得如同翠云一般。谁说蜀地的山路途遥远呢?其实这里距离朝廷的宫殿,也不过只在那殿山的山头那么近,很快就会与朝廷有紧密关联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