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

万人遮道,拨不断、争挽房湖逐客。 臣罪既盈应九死,全荷君王矜恻。 况是当年,曾将愚技,十字街头立。 恩波浩荡,孤忠未报涓滴。 世事应若穿杨,一弦不到,前发皆虚的。 自判此生元有分,不管筮违龟食。 靴帽丛中,渔樵席上,无入非吾得。 倚湖一笑,夜深群动皆息。

译文:

成千上万的百姓堵住道路,怎么也拉不住、劝不停,都争着挽留我这个即将离开房湖的被贬之人。我犯下的罪过已经够多,本应遭受极刑,全靠君王怜悯同情,才让我有了生机。 何况当年,我也曾凭借自己那点微小的才能,在这繁华世间崭露头角。君王的恩泽如浩荡的水波,而我这一片赤诚忠心,却还没能为国家做出哪怕点滴的回报。 世间的事情就像射箭穿杨一样,只要有一箭射不中,前面射出的箭就都白费了。我早已暗自判定,这一生原本就有这样被贬的命运,所以也不再理会占卜是凶是吉、龟甲预示的好坏。 无论是置身于官场的官员之中,还是身处渔樵百姓的酒席之上,无论在哪里,我都能有所收获、安之若素。我独自倚靠在湖边,悠然一笑,夜深了,世间万物都安静下来,一切喧嚣都归于沉寂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