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江影浮空阔,江水拍天流。 山藏地秘,伟观须是伟人收。 闻道烟斜雨暗,还留月底风边,墨客一凝眸。 阑槛随指顾,江海还生秋。 绣帘卷,开绮宴,翠香浮。 邹枚宾从俱咏,韵闲出嘉谋。 点点群山吴楚,历历三州灯火,潮落没沙鸥。 老子会心处,应已付南楼。

译文:

江水浩渺,它的影子在大地上空显得格外空阔辽远,滔滔江水不断地拍打着天际,汹涌奔流。山峦藏于大地之间,有着神秘的气息,这般雄伟壮观的景致,只有那些有非凡气魄和见识的伟人才能够领略和拥有。 听闻在烟雾缭绕、细雨迷蒙的时候,或者是明月高悬、清风拂面之际,文人墨客们会在这里凝神观赏这美景。倚靠在栏杆旁,随意地环顾四周,江海上仿佛一下子就有了秋意。 绣帘高高卷起,一场华美的宴会就此开启,席间翠袖佳人穿梭,香气四处飘散。宾客们就像当年追随梁孝王的邹阳、枚乘一样,个个才思敏捷,不仅吟诗赋词,还能在悠闲的氛围中提出精妙的谋略。 放眼望去,吴楚大地的群山就像散落的点点墨痕,三州的灯火清晰可见,闪烁明亮。潮水渐渐退去,沙滩上的沙鸥也随着消失不见了。我心中有所感悟的那些瞬间,大概都已经寄托给这南楼的风景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曹勋

曹勋(1098—1174)字公显,一字世绩,号松隐,颍昌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荫补承信郎,特命赴进士廷试,赐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绢书,自燕山逃归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书,请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。当权者不听,被黜。绍兴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议成,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,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隐文集》、《北狩见闻录》等。他的诗比较平庸,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