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一片苍崖璞,孕秀自天锺。 浑如暖烟堆里,乍放力犹慵。 疑是犀眠海畔,贪玩烂银光彩,精魄入蟾宫。 泼墨阴云妒,蟾影淡朦胧。 沩山颂,戴生笔,写难穷。 些儿造化,凭谁细与问元工。 那用牧童鞭索,不入千群万队,扣角起雷同。 莫怪作诗手,偷入锦囊中。

译文:

有一片青色的山崖石璞,它的灵秀是上天赋予孕育而成的。它浑身上下,就好像被温暖的烟雾笼罩着,刚刚崭露头角,力量似乎还没完全施展出来,显得有些慵懒。 我怀疑它就如同犀牛栖息在海边,贪恋那闪烁如烂银般的光彩,以至于它的精魄都飞进了月宫。浓墨般泼洒的阴云心怀妒忌,使得月宫中蟾蜍的影子都显得暗淡又朦胧。 沩山禅师的颂语、戴嵩的画笔,也难以把它的神韵描绘穷尽。这么一点神奇的造化,又能凭借谁去细细询问那造物的元工呢?它哪里需要牧童的鞭索来驱使,它不会混进那千群万队的牲畜中,像那些扣角而歌、随声附和的一样。 也别怪那些作诗的人,总是把对它的赞美偷偷藏进自己的锦囊之中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吕颐浩

吕颐浩(1071年—1139年4月30日),字元直,其先乐陵人,徙齐州。南宋初年名相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著有文集十五卷,已佚,今存《忠穆集》等。吕颐浩在相位时,颛肆自用,力排李纲、李光诸人。创立月椿钱,为东南患。然宣和伐燕之役,颐浩随转运;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,请议长久之策,一时称其切直。又苗傅等为逆,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,卒平内难。少长西北两边,娴於军旅;应诏上战守诸策,条画颇备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