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晁补之 斗百花 斗百花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晁补之 斜日东风深院。 绣幕低迷归燕。 潇洒小屏娇面,仿佛灯前初见。 与选筵中,银盆半拆姚黄,插向凤凰钗畔。 微笑遮纨扇。 教展香裀,看舞霓裳促遍。 红飐翠翻,惊鸿乍拂秋岸。 柳困花慵,盈盈自整罗巾,须劝倒金盏。 译文: 夕阳西下,东风轻轻吹进深深的庭院。绣制的帷幕低低地垂着,归来的燕子在屋内盘旋。屋内精致的小屏风旁,佳人那娇美的面容,就好像我当初在灯前初次见到她的模样。 在那精心挑选的宴会上,有半开的名贵姚黄牡丹,我把它插到她凤凰形状的发钗旁边。她微笑着,用纨扇半掩娇颜。我让人展开华丽的地毯,让她跳起《霓裳羽衣曲》的急促节拍。 她翩翩起舞,红色的舞衣飘动,翠绿色的裙摆翻转,就像受惊的鸿雁突然掠过秋日的河岸。舞蹈结束,她就像柳树枝条般慵懒,花朵般倦怠,但仍仪态盈盈地整理着罗巾。这时啊,一定要劝她尽情饮下这金盏中的美酒。 标签: 宋词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晁补之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