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玉箫

罗绮丛中,笙歌丛里,眼狂初认轻盈。 无花解比,似一钩新月,云际初生。 算不虚得,都占与、第一佳名。 轻归去,那知有人,别后牵情。 襄王自是春梦,休谩说东墙,事更难凭。 谁教慕宋,要题诗曾倚,宝柱低声。 似瑶台晓,空暗想、众里飞琼。 馀香冷、犹在小窗,一到魂惊。

译文:

在那身着绫罗绸缎的人群里,在那笙箫歌舞的热闹氛围中,我眼神一下子就被她那轻盈的身姿吸引,好似一下子着了迷。世间没有花儿能与她媲美,她就像一弯刚刚在云边升起的新月,清新又迷人。她确实担得起“第一佳人”这个美名,一点都不虚假。 她轻盈地离去,哪里知道,有人在她走后就被她牵动了情思。 就像襄王的巫山春梦一样,那些爱情故事大多虚无缥缈,别再去说什么东墙下的崔张情事了,那些更是难以让人完全相信。是谁让我如此倾慕佳人呢,我曾靠着琴柱,轻声吟诗,想要向她表达心意。 如今她就像瑶台仙子在清晨消失不见,我只能在空自想象她如众仙中的飞琼一般美丽。她留下的余香还带着丝丝凉意,还萦绕在小窗边,可我只要一闻到这余香,就会灵魂惊动,思念之情瞬间涌上心头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