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月上西窗,书帏静、灯明又减。 水漏涩、铜壶香炉,夜霜如雪。 睡眼不曾通夕闭,梦魂争得连宵接。 念碧云、川路古来长,无由越。 鸾钗重,青丝滑。 罗带缓,小腰怯。 伊多感那更,恨离伤别。 正是少年佳意气,渐当故里春时节。 归去来、莫教子规啼,芳菲歇。

译文:

月亮缓缓爬上了西窗,书房里一片寂静,灯光忽明忽暗。铜壶里的水漏流动得迟缓,香炉静静散发着香气,窗外的夜霜白得如同雪花。我一整晚都难以入眠,睡眼始终无法阖上,又怎么能让梦魂接连几夜都与你相见呢?想起那云雾缭绕的山川道路,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漫长,我实在没有办法跨越它去到你身边。 你头上的鸾钗沉甸甸的,青丝顺滑如瀑。腰间的罗带渐渐松缓,纤细的腰肢显得愈发柔弱。你本就多愁善感,更何况还遭受着离别的痛苦呢。我正当少年,意气风发,此时故乡也渐渐到了春意盎然的时节。回来吧,不要等到子规鸟啼叫,百花都凋零了才回来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