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庭芳

乡物牵情,家山回首,浩然归兴难收。 报恩心事,投老拼悠悠。 却笑当年牛下,轻自许、激烈寒讴。 成何事,夷犹桂楫,兰芷咏芳洲。 人生,萍梗迹,谁非乐土,何处吾州。 算不须,临歧惝恍迟留。 要看香炉瀑布,丹枫乱、江色凝秋。 真堪与,潇湘暮雨,图上画扁舟。

译文:

家乡的事物勾起了我的情思,回首遥望故乡的山水,那一股想要归去的豪情难以抑制。想要报答恩情的心思,到了年老之时也只能任由它在时光里慢慢消散。 我不禁嘲笑当年像宁戚那样在牛下自比贤才,轻易地自我期许,激昂地唱起那寒酸的歌。可最终又做成了什么事呢?只能像屈原一样,驾着桂木做的船桨悠闲地游荡,在长满兰芷的小洲上吟咏芬芳。 人生就像浮萍和断梗一样漂泊不定,哪里不是让人快乐的地方,哪里又能算是我真正的家乡呢?想来也不必在分别的路口怅然若失、徘徊不前。 我要去看看香炉峰的瀑布,看那如丹的枫叶杂乱地分布,看江水在秋色中凝聚成独特的色彩。这样的美景,真的可以和那“潇湘暮雨”图相媲美,我要坐着小船徜徉其中,把自己也融入这如画的景色里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