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头鸭・多丽

新秋近,晋公别馆开筵。 喜清时、衔杯乐圣,未饶绿野堂边。 绣屏深、丽人乍出,坐中雷雨起鹍弦。 花暖间关,冰凝幽咽,宝钗摇动坠金钿。 未弹了、昭君遗怨,四坐已凄然。 西风里、香街驻马,嬉笑微传。 算从来、司空惯,断肠初对云鬟。 夜将阑、井梧下叶,砌蛩收响悄林蝉。 赖得多愁,浔阳司马,当时不在绮筵前。 竞叹赏、檀槽倚困,沈醉到觥船。 芳春调、红英翠萼,重变新妍。

译文:

新秋快要到了,晋公的别墅里摆开了盛大的筵席。在这清平的时世里,大家举杯畅饮美酒,这欢乐的场景并不逊色于裴度的绿野堂。 华丽的绣屏深处,美丽的歌女突然走了出来。她刚一弹奏,那琴音就如同雷雨般在席间炸响。乐声时而像在温暖花丛中鸟儿婉转啼鸣,时而又似冰泉凝结般幽咽低回。随着她手指的拨动,头上的宝钗摇晃,金钿都掉落下来。还没等她弹完那蕴含着昭君遗恨的曲子,满座的人已经被感染得凄然动容。 在西风中,有人在香街上停住马,嬉笑的声音隐隐传来。算起来,纵然是见惯了声色的人,初次面对这样美丽歌女的动人演奏,也难免会肝肠寸断。 夜色将尽,井边的梧桐开始落下叶子,台阶下的蟋蟀停止了鸣叫,树林里的蝉声也悄然消失。还好多愁善感的浔阳司马白居易当时不在这华美的筵席前,不然他定会更加感伤。 大家竞相赞叹歌女的弹奏,她把檀木做的琴身都靠得有些倾斜疲惫了。众人沉醉在这音乐里,酒杯不停传递。 如今虽是新秋,但想到春天时,那些红花翠叶,又会变换成崭新的艳丽模样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