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

谪宦江城无屋买,残僧野寺相依。 松间药臼竹间衣。 水穷行到处,云起坐看时。 一个幽禽缘底事,苦来醉耳边啼。 月斜西院愈声悲。 青山无限好,犹道不如归。

译文:

我被贬官来到这江城,连房子都没钱买,只能与古寺里的残僧为伴,借住在这荒郊野寺之中。闲暇时,在松树林里捣药,在竹林下晾晒衣物。我随意漫步,走到水流的尽头,便坐下来看白云悠然升起。 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一只怪鸟,也不知道它究竟为了什么事儿,总是苦苦地在我耳边啼叫。月亮渐渐西斜,照进西院,它的叫声愈发显得悲切。这周边的青山景色无限美好,可这鸟儿还一个劲儿地叫着“不如归去”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