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犯

庐山小隐。 渐年来疏懒,浸浓归兴。 彩桥飞过,深溪地底,奔雷馀韵。 香炉照日,望处与、青霄近。 想群仙,呼我应远,怪来须丝垂镜。 海上云车回轫。 少姑传、金母信。 森翠裾琼佩,落日初霞,纷纭相映。 谁见壶中景。 花洞里、杳然渔艇。 别是个、潇洒乾坤,世情尘土休问。

译文:

我在庐山过着隐居的生活。近些年来,我变得越来越疏懒,归隐山林的念头也越来越浓烈。那如彩练般的桥梁横跨而过,桥下深溪中的流水像是从地底奔涌而出,那奔腾的水声如同阵阵惊雷过后残留的余韵。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,远远望去仿佛与青天挨得很近。我猜想那群仙们呼唤我,声音应该能传得很远吧,怪不得我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胡须和发丝都已垂落。 就像传说中海上云车停下,少姑传递着西王母的书信。那一群身着翠色衣裾、佩戴着琼玉玉佩的仙人,在落日与初升的云霞映照下,身姿与美景相互映衬,纷繁而美丽。有谁能见到那神仙壶中的奇妙景象呢?就像那花洞深处,有一艘悠然的渔艇若隐若现。那是一个别样潇洒的天地,世间的俗情与尘土之事,就不要再去过问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