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公子

柳老荷花尽。 夜来霜落平湖净。 征雁横天鸥舞乱,鱼游清镜。 又还是、当年我向江南兴。 移画船、深渚蒹葭映。 对半篙碧水,满眼青山魂凝。 一番伤华鬓。 放歌狂饮犹堪逞。 水驿孤帆明夜事,此欢重省。 梦回处、诗塘春草愁难整。 官情与、归期终朝竞。 记它年相访,认取斜川三迳。

译文:

柳树已经老去,荷花也都凋谢了。昨夜寒霜降临,平静的湖面变得更加澄澈。远征的大雁横过天空,鸥鸟在水面上杂乱地飞舞,鱼儿在如镜般清澈的湖水中游动。 又一次,像当年一样,我涌起前往江南的兴致。我将画船移到深深的水渚旁,那里芦苇相互映衬。对着半船篙深的碧绿湖水,满眼是青山,我的魂魄仿佛都凝固了。 这一番感慨,让我伤怀自己已经花白的鬓发。但我还能尽情地放歌狂饮。明天夜里,我就要独自乘坐孤帆在水路驿站前行,现在回想起来此刻的欢乐。 梦中醒来,就像谢灵运梦到谢惠连而写出“池塘生春草”那样,心中的愁绪却难以整理。官场的情怀和归家的期盼整日在我心中相互争斗。 我会记住,在未来的某一年,去寻访友人,到那时就沿着斜川的三条小路去辨认友人的居所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