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华鬓春风,长歌罢、伤今感昨。 春正好、瑶墀已叹,侍臣冥寞。 牙帐尘昏馀剑戟,翠帷月冷虚弦索。 记往岁、龙坂误曾登,今飘泊。 贤人命,从来薄。 流水意,知谁托。 绕南枝身似,未眠飞鹊。 射虎山边寻旧迹,骑鲸海上追前约。 便江湖、与世永相忘,还堪乐。

译文:

两鬓花白的我在春风中,放声长歌之后,不禁伤怀今日、感慨往昔。如今春光正好,可那华丽的宫殿台阶旁,我已为那些逝去的侍臣而叹息。他们已然离世,令人哀伤。 将军的营帐早已布满灰尘,只剩下陈旧的剑戟;翠绿色的帷帐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,琴弦也已不再弹奏。回想起过去,我曾错误地踏上仕途,以为能有所作为,可如今却漂泊无依。 贤能之人的命运,向来都是坎坷多舛。我的心意,就像那流水一样,不知该托付给谁。我如同那绕着南枝飞翔、始终无法安眠的喜鹊,找不到栖息之所。 我想要去当年李广射虎的地方探寻旧日的踪迹,也想骑着鲸鱼遨游海上,去追寻从前的约定。哪怕从此与这纷扰的尘世永远相忘,退隐江湖,想来也还算是一种快乐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