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

问春何苦匆匆,带风伴雨如驰骤。 幽葩细萼,小园低槛,壅培未就。 吹尽繁红,占春长久,不如垂柳。 算春常不老,人愁春老,愁只是、人间有。 春恨十常八九。 忍轻辜、芳醪经口。 那知自是,桃花结子,不因春瘦。 世上功名,老来风味,春归时候。 纵樽前痛饮,狂歌似旧,情难依旧。

译文:

我想问春天啊,你为何如此匆匆忙忙,还带着风、伴着雨,像奔驰赶路一样急骤。小园里那些清幽的花朵、细小的花萼,种在低矮的栏杆旁,本来还没好好地培育长大呢。你却把那繁茂的红花都吹落了,要说在春天里留存长久,反倒不如那垂柳啊。 想来春天其实是不会老去的,只是人发愁春天会过去。这忧愁啊,也只有人间才有。 春愁春恨十回里头常常有八九回。我又怎忍心轻易辜负那香醇的美酒呢。却不知啊,桃花结出果实,并不是因为春天变得消瘦了才这样的。 世上的功名,人老了之后的境遇,就如同这春天归去一样。纵然我还能在酒杯前痛快地饮酒,像从前一样纵情狂歌,可这心境却再也不能和过去一样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