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仙歌

当时我醉,美人颜色,如花堪悦。 今日美人去,恨天涯离别。 青楼朱箔,婵娟蟾桂,三五初圆,伤二八、还又缺。 空伫立,一望一见心绝。 心绝。 顿成凄凉,千里音尘,一梦欢娱,推枕惊巫山远,洒泪对湘江阔。 美人不见,愁人看花,心乱含愁,奏绿绮、弦清切。 何处有知音,此恨难说。 怨歌未阕。 恐暮雨收、行云歇。 窗梅发。 乍似睹、芳容冰洁。

译文:

想当年我沉醉在美人的身边,她那如花般的容颜,真是令人满心欢喜。可如今美人已离去,只留下我怨恨这天涯相隔的离别之苦。 那青楼里挂着红色的帘子,明月就像美人一样美好,每月十五才刚刚圆满,到了十六又开始残缺。我呆呆地站着,每看一眼,心就像被撕裂一般绝望。 这绝望的感觉,让周围瞬间变得无比凄凉。千里之外,没有她的任何音信,曾经的欢娱就像一场梦。我推开枕头,惊觉她如巫山神女般遥远,只能对着宽广的湘江洒下伤心的泪水。 美人再也见不到了,我满心忧愁地看着花,心中烦乱不已,弹奏着绿绮琴,琴弦发出的声音清切而哀伤。哪里能找到知音呢?这份怨恨实在难以诉说。 哀怨的歌声还未唱完,我又担心暮雨停歇、行云消散。这时窗外的梅花开放了,那洁白的样子,乍一看就好像又见到了她那冰清玉洁的面容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