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晁补之 诉衷情 诉衷情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晁补之 小园过午,便觉凉生翠柏。 戎葵闲出墙红,萱草静依径绿。 还是去年,浮瓜沈李,追凉故绕池边竹。 小筵促。 忽忆杨梅正熟。 下山南畔,画舸笙歌逐。 愁凝目。 使君彩笔,佳人锦字,断弦怎续。 尽日栏干曲。 译文: 午后时分,小园里已然有了丝丝凉意,翠柏也似乎被这凉意环绕。蜀葵不经意地伸出墙头,绽放出一抹艳丽的红色;萱草静静地依偎在小径旁,呈现出一片翠绿。 恍然间想起去年,也是这样炎热的时节,我们把瓜果浸在凉水里降温,为了寻觅凉爽,特意绕着池边的竹林漫步。那时还摆了个小小的筵席,大家欢聚一堂。 突然就忆起,此时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。遥想在山的南边,彩船在水上行驶,船上传来笙歌阵阵,人们尽情游乐。 可如今我却满心忧愁,目光凝滞。曾经郡守挥洒才情写下的华美篇章,佳人寄来饱含深情的书信,如今就像断了的琴弦,再也无法接续。我一整天都在曲折的栏杆旁徘徊,沉浸在这无尽的愁绪里。 标签: 宋词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晁补之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