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台上忆吹箫

千里相思,况无百里,何妨暮往朝还。 又正是、梅初淡伫,禽未绵蛮。 陌上相逢缓辔,风细细、云日斑斑。 新晴好,得意未妨,行尽青山。 应携后房小妓,来为我,盈盈对舞花间。 便拼了、松醪翠满,蜜炬红残。 谁信轻鞍射虎,清世里、曾有人闲。 都休说,帘外夜久春寒。

译文:

和你相隔千里,彼此苦苦相思,哪怕距离只有百里,又有什么不可以傍晚出发,清晨归来去见你的呢。眼下正是梅花初绽,淡雅静立枝头,林间鸟儿还未婉转啼鸣的时候。 在田间小路上,我们偶然相逢,我缓缓勒住马缰绳。微风轻轻吹拂,天上的云朵和阳光交织成一片片斑斓的光影。雨后初晴,天气正好,我心情舒畅,不妨就这么骑着马,尽情地赏遍这青山美景。 我想你应该会带着家中美貌的歌姬一同前来,让她们在花丛间轻盈地为我起舞。那时我定要开怀畅饮,哪怕把松醪美酒喝得一滴不剩,让蜜制的蜡烛燃尽变红残。 谁能相信在这清平盛世里,曾有人骑着轻鞍骏马去射猎猛虎,过着闲适自在又潇洒快意的生活。这些都不要再提了,瞧那帘幕之外,春夜已深,寒意袭人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