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声甘州

谓东风、定是海冬来,海上最春先。 乍微阳破腊,梅心已省,柳意都远。 雪后南山耸翠,平野欲生烟。 记得相逢日,如上林边。 莫叹春光易老,算今年春老,还有明年。 叹人生难得,常好是朱颜。 有随轩、金钗十二,为醉娇、一曲踏珠筵。 功名事,算何如此,花下尊前。

译文:

都说东风一定是从海上过来的,海上的春天总是最先到来。刚刚有微弱的阳气冲破了腊月的寒冷,梅花似乎已经感知到了春意,柳树也隐约有了生机。 雪后,南山显得格外翠绿,高高耸立着,平旷的原野上好像快要升起一层如烟的雾气。还记得我们相逢的那天,就如同在上林苑旁边一般美好。 不要感叹春光容易消逝,就算今年的春光逝去了,明年还会再来。可叹人生难得一直保持着美好的容颜啊。 有那些跟随车驾的众多美人,为了这沉醉的娇态,在华丽的宴席上翩翩起舞,轻歌一曲。功名利禄这些事情,仔细想想,哪里比得上在花下、在酒杯前享受这美好时光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