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花慢

过秦淮旷望,回萧洒、绝纤尘。 爱清景风蛩,吟鞭醉帽,时度疏林。 秋来政情味淡,更一重烟水一重云。 千古行人旧恨,尽应分付今人。 渔村。 望断横门。 芦荻浦、雁先闻。 对触目凄凉,红凋岸蓼,翠减汀苹。 凭高正千嶂暗,便无情到此也销魂。 江月知人念远,上楼来照黄昏。

译文:

我站在秦淮河畔极目远眺,四周景色潇洒疏朗,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。我喜爱这清秋的景致,秋风中蟋蟀声声,我手持马鞭,头戴醉帽,时不时穿过那稀疏的树林。 入秋以来,我的心境越发淡泊,眼前一重烟水又隔着一重云雾,更添了几分悠远和落寞。古往今来,行人心中的旧恨,如今都应交付给像我这样的后来人了。 我望向那渔村,一直望到视线尽头的横门。在那长满芦荻的水浦,先听到了大雁的声音。眼前一片凄凉之景,岸边的红蓼已经凋零,汀洲上的青苹也已翠色消减。 我登高远望,只见重重山峦渐渐暗了下来,就算是个无情的人到了这里,也会黯然神伤。江上的明月仿佛知晓我在思念远方之人,悄悄爬上楼来,照着这黄昏时分的我。
关于作者
宋代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