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近日衰迟,但随分、蜗涎自足。 底须共、红尘争道,顿荒松菊。 壮志已荒圯上履,正音恐是沟中木。 又安知、幕下有词人,归心速。 书尚在,怜鱼腹。 珠何处,惊鱼目。 且依然诗思,灞桥人独。 不用回头看堕甑,不愁抱石疑非玉。 忽一声、长啸出山来,黄粱熟。

译文:

近些日子我身体渐衰、精力大不如前,只消能像蜗牛一般,随遇而安地过着简单生活就心满意足了。何必非要和这尘世中追名逐利的人去争抢道路,从而荒废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与高洁,让自己心中的“松菊”荒芜呢。 曾经的壮志豪情早已像张良在圯上所得的那只鞋子一样消散不见,纯正的高雅之音恐怕也如同被弃于沟中的朽木,无人问津。又哪里知道,幕府之中虽有我这样的词人,可我归乡之心却无比急切。 书籍还存在,可惜就像被藏在鱼腹之中难以得见天日。那真正的明珠不知在何处,世间却多是令人惊怪的鱼目混珠之象。但我依然保有诗的情思,就像在灞桥独自赏景吟诗的人一样,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。 不必回头去看那已经摔破的甑,也不必担忧怀抱的石头会被怀疑不是美玉。突然一声长啸,我走出了这山林,而此时就好像那黄粱一梦已经醒来,一切功名利禄都如过眼云烟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