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州・八声甘州

见梅花、斜倚竹篱边。 休道北枝寒。 □□□翠袖,情随眼盼,愁接眉弯。 一串歌珠清润,绾结玉连环。 苏小无寻处,元在人间。 何事凄凉蚓窍,向尊前一笑,歌倒狂澜。 叹从来古雅,欲觅赏音难。 有如此、和声软语,甚韩湘、风雪度蓝关。 君知否,挽樱评柳,却是香山。

译文:

看到那梅花,斜斜地倚靠在竹篱旁边。可别再说北枝的梅花饱受寒冷之苦。它就如同那身着翠袖的佳人,情思随着眼神流转,哀愁凝结在弯弯的眉梢。歌声如圆润的珠子般清脆悦耳,婉转连绵好似玉连环相扣。就像当年的苏小小,如今已无处寻觅她的踪迹,可她的风采其实仍在人间流传。 为何这歌声在一些人听来如同蚯蚓鸣叫般凄凉,可在酒筵前,它却能带着人开怀一笑,如狂澜般震撼人心。可叹自古以来高雅的事物,想要找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实在太难。有如此温柔和美的歌声,却不被人理解,就像韩湘子在风雪中过蓝关那般孤独。你可知道,评论樱花与柳树,品评诗词之美,能真正欣赏这歌声的其实是像白居易那样的知音啊。 注:原词中“□□□翠袖”部分因缺字,翻译只能大致推测文意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