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鹤仙

雁霜寒透幕。 正护月云轻,嫩冰犹薄。 溪奁照梳掠。 想含香弄粉,艳妆难学。 玉肌瘦弱。 更重重、龙绡衬著。 倚东风,一笑嫣然,转盼万花羞落。 寂寞。 家山何在,雪后园林,水边楼阁。 瑶池旧约。 鳞鸿更杖谁托。 粉蝶儿只解,寻桃觅柳,开遍南枝未觉。 但伤心,冷落黄昏,数声画角。

译文:

秋雁带来的寒霜,透过重重帷幕,侵入屋内。此刻,轻柔的云朵呵护着明月,溪水上刚结的薄冰,如同新生一般,还很脆弱。那溪水清澈如镜,仿佛是美人梳妆的镜子,映照出佳人美丽的模样。我猜想她应该是口含香料,精心涂抹脂粉,那艳丽的妆容,旁人根本难以模仿。 她那如玉般的肌肤显得有些瘦弱,身上还层层叠叠地裹着轻柔的丝绸衣裳。她迎着东风,嫣然一笑,眼神流转间,仿佛让万千花朵都自愧不如,羞涩地低下了头。 然而,她的内心却是寂寞的。她不禁自问,家乡到底在哪里呢?或许是那雪后的园林,或许是那溪水边的楼阁。她想起了曾经在瑶池许下的旧约,可是如今,又能托付谁去传递书信呢?那些粉蝶儿只知道在桃花和柳树间飞舞嬉戏,全然没有发觉南枝上的花儿早已竞相开放。 只剩下她独自在黄昏中,满心伤感。远处传来几声画角声,更增添了这冷落的氛围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