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渊明最爱菊,三径也栽松。 何人收拾,千载风味此山中。 手把离骚读遍,自扫落英餐罢,杖屦晓霜浓。 皎皎太独立,更插万芙蓉。 水潺湲,云澒洞,石巃嵸。 素琴浊酒唤客,端有古人风。 却怪青山能巧,政尔横看成岭,转面已成峰。 诗句得活法,日月有新工。

译文:

陶渊明最爱菊花,还在庭院的小路上栽种了松树。如今有谁能收拾起这流传千年的高雅情致,让它重现于这山中呢? 我手持《离骚》,将其读了个遍,清扫起飘落的花瓣当作食物吃下,然后拄着拐杖,穿着鞋子在浓重的晓霜中漫步。我如明月般皎洁,超尘独立,周围仿佛簇拥着千万朵芙蓉花。 山间溪水缓缓流淌,白云涌动变幻,山石高耸险峻。我摆上素琴,斟满浊酒,邀请客人前来,真有古人那种风雅的情致。 可奇怪的是这青山如此奇妙,正横着看它像一道山岭,转个面它又变成了一座山峰。写诗也应获得这种灵活多变的方法,就像日月每天都有新的景致,创作也应不断有新的意趣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