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落日古城角,把酒劝君留。 长安路远,何事风雪敝貂裘。 散尽黄金身世,不管秦楼人怨,归计狎沙鸥。 明夜扁舟去,和月载离愁。 功名事,身未老,几时休。 诗书万卷,致身须到古伊周。 莫学班超投笔,纵得封侯万里,憔悴老边州。 何处依刘客,寂寞赋《登楼》。

译文:

夕阳正缓缓落入古城的一角,我端起酒杯,真心地劝你留下。你要前往遥远的京城,为何要像当年苏秦一样,在风雪中奔波,让貂皮大衣都破旧不堪呢? 你已经散尽了钱财,不顾及家中美人的埋怨,一心想着归隐江湖,与沙鸥为伴。明天夜里你就要乘上小船离去,这小船将载着明月,也载着我们的离愁别绪。 建功立业这件事,我们身体还未衰老,可这追求功名的念头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?你饱读诗书万卷,就应该像古代的伊尹、周公那样,辅佐君主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 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,即便能在万里之外封侯,最终也不过是在边疆州郡孤独憔悴地老去。想想那些像王粲一样依附他人的游子,只能寂寞地写下《登楼赋》,抒发自己的哀愁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